當前位置:大學路 > 高考復習 >高考歷史 >正文

2019全國高考歷史考試大綱解讀

更新:2021年11月05日 18:40 大學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和人生,很多同學一開始就有明確的目標,想要學習一門自己喜歡的技術。隨著國家多中等職業(yè)學校招商力度的加強,更多的學生也選擇了報考中職中專學校。但是還有不少家長和學生對中職中專的相關信息知之甚少。有這各種各樣的疑問,其中2019全國高考歷史考試大綱解讀就是大家比較想了解的一個問題,今天,大學路小編為大家?guī)砹?019全國高考歷史考試大綱解讀,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和家長,一起來看看吧!2019全國高考歷史考試大綱解讀

12月15日,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公布《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大綱》(以下簡稱《考試大綱》)。按照以往經驗,《考試大綱》是高考命題的規(guī)范性文件和標準,是考試評價、復習備考的依據。那即將參加2019年高考的山東考生該如何規(guī)劃接下來的復習與沖刺呢?下面,聽聽山東省實驗中學名師對《考試大綱》的權威解讀。

歷史:明確考綱指向把握備考趨向

解讀人:山東省實驗中學歷史教研組長魏明

■明確考綱指向

對照2019年全國高考考試大綱(歷史),2019年考試大綱沒有任何修改和變化。新考試大綱仍然分“Ⅰ??己四繕伺c要求”、“Ⅱ??荚嚪秶c要求”兩大部分,在考綱的考試內容依據、命題要求依據以及考核目標與要求的表述、考試內容(必修、選考)范圍上都與去年保持一致。這說明在2019年全國高考考試大綱(歷史)全面修訂的基礎上,2019年全國高考考試大綱(歷史)保持了相對的穩(wěn)定性;同時指明2019年全國高考考試(歷史)試題要繼續(xù)落實考試大綱理念,持續(xù)穩(wěn)妥地推進高考考試內容改革。相信2019年全國高考考試歷史學科定會繼續(xù)貫徹“一點四面”(一點:在高考中要體現立德樹人,四面:在高考中要體現核心價值、傳統(tǒng)文化、依法治國、創(chuàng)新精神)考查原則,堅持從有利于高校人才選拔出發(fā),通過優(yōu)化歷史試題素材選取和情境設置,加強對基本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歷史學科素養(yǎng)和學習潛力的考查,強化在唯物史觀指導下運用學科思維和學科方法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考查。

■把握備考趨向

1??荚嚧缶V強調考查對基本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歷史高考大綱強調通史體系。復習備考要按照從古代、近代、現代的通史思路對教材內容加以必要整合,強調知識的內在關系,強化歷史線索和階段特征,構架較為完整、系統(tǒng)的歷史知識結構。復習備考要注意選修內容,因為選修內容是必修內容的有益補充,加入選修內容后的必修內容才會使通史復習更為完整。歷史學科主干知識的落實要強化對學科基本概念、技能和思維方法的理解和內化。

2??荚嚧缶V強化考查學科素養(yǎng)和學習潛力。復習備考要通過優(yōu)化歷史試題素材選取和情境設置,強化從歷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知識遷移能力和思維方法的培養(yǎng)。把高考歷史考試大綱要求的“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討問題”的四個方面十二個層次的能力考核目標與要求真正貫穿于備考復習當中。復習備考一定要細化能力目標,從2019年高考全國歷史卷考查來看,2019年學科復習備考更要注重“辨別歷史事實與歷史敘述、理解歷史敘述與歷史結論、說明歷史現象與歷史觀點”的訓練與提升。

3??荚嚧缶V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觀指導下運用學科思維和學科方法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現問題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前提,這就要求復習備考無論到哪一階段都要緊緊圍繞“問題意識”這一核心,特別注重“發(fā)現問題”能力訓練與培養(yǎng)。要突出問題意識,強化“唯物史觀”在歷史認識方面的指導作用,注意把問題意識與理論指導相結合。

另外,近年來歷史學科開始注重“創(chuàng)新精神”的考查。近幾年全國卷歷史試題通過創(chuàng)新設計,增強情境的探究性和設問的開放性,允許考生對同一問題或現象從多角度思考得出不同的結論,這就需要在復習備考中特別注重“發(fā)現歷史問題、論證歷史問題、獨立提出觀點”能力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以上就是大學路整理的2019全國高考歷史考試大綱解讀相關內容,想要了解更多中職中專學校信息,敬請查閱大學路。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刪除。
與“2019全國高考歷史考試大綱解讀”相關推薦

每周推薦




最新文章

熱門高校 更多




聯(lián)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